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李建军主讲思政第一课:寻根铸魂,红色货币中的历史回响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4-01 [来源]: [浏览次数]:

红色货币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相关讲话精神,以红色金融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涵养核心价值之“源”,激励青年学生自觉担当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重任。3月2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在国家三级博物馆——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开讲沉浸式思政第一课,为来自本校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70余名同学,讲授主题为“寻根铸魂,红色货币中的历史回响”的第一课,通过理论教学与现场体验、研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红色货币所蕴含的革命理想、为民情怀、创新精神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校党委副书记刘春阳,校党委宣传部、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相关人员一同参加了学习。

红色货币,见证历史的烽火岁月

课程伊始,李建军带领学生们参观了博物馆内的苏区货币展台,并详细讲解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发行的红色货币的历史背景。她指出,党在革命斗争的早期,就深刻认识到“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的重要性。红色货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的见证,更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参观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的货币时,李建军进一步强调,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就是用勇气和智慧谱写的人类史诗,所发行的红色货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她引导同学们思考红色货币的历史回响及其当代意义。

红色金融,铸就为民服务和诚实守信的坚实根基

带着思考回到讲坛后,李建军从红色金融的历史阶段及其本质特征讲起。她指出,红色金融事业在战火硝烟里诞生,在艰难起步中奠定基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革命胜利和经济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和国家不断推进金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李建军结合生动案例讲述红色货币为什么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管金融,只有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实行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才能掌握国家经济命脉,这是巩固工农革命财权的头等大事。二是要坚持金融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领导的经济金融工作首先要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红色金融的历史使命是服务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她以长征途中的“红军票”事迹为例,阐述了党始终坚持以义为先、诚信为本,把“发展经济、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党领导的每一历史时期金融实践活动之中。她图文并茂地展示出了1935年1月,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决定在遵义发行货币,在当地流通了短短10多天时间,因战争需要撤退而回收。国家银行首先通过多方筹集物质资产支持货币发行,建立信用,并以人民群众急需的布匹银元食盐增强信用,所发行的货币得到当地工商界和群众的广泛支持;决定撤离前又连夜在各闹市区设点,连续二十四小时以银元及物资全面收兑,避免人民群众损失,切实维护苏区货币的信用和人民群众利益,同时在机关报上发文要求红军部队坚守信用,坚决杜绝乱用苏区货币现象,避免损害群众利益。长征途中短暂发行的货币,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留下了“红军票”这一历史佳话。她还通过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劳动银行、工字银圆、边币和改革开放以来发行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案例,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对红色金融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就是红色金融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致力于服务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赓续传承红色金融文化,坚定理想信念

在课程的最后部分,李建军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她详细解读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行为规范,强调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体现了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赓续中华文脉、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理论创新与生动实践。李建军还引导同学们课后拓展学习掌握国家如何通过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了解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建设等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生动案例,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金融事业成就和经验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她希望大家能够从红色货币的历史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争先,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华章。

此次沉浸式“思政第一课”是广东金融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是我校红色金融育人品牌《金融文化专题》课程在校际协同育人中的重要实践。本次课程通过将思政教育与金融专业知识、理论与研学实践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李建军结合红色货币史,以现场体验式参观、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感人的案例,让原本枯燥的思政理论变得鲜活起来,引发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课堂上关于红色金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讨,也使得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我真正明白了金融不仅仅是数字和规则,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责任。”这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自觉担当新时代使命的决心和信念。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将红色金融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和金融报国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