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党建暨教育强国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教育强国战略,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金融机构以及媒体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宏大时代主题下,高等教育与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我校校长易行健应邀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易行健校长以“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历史,详细阐述了中国金融学科从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逐步拓展的历程。他通过分析近30年来美国金融学会主席的研究领域与主席发言,深入探讨了西方金融学科的变迁趋势,并指出数字货币、加密货币和数字平台已逐步进入金融学主流研究领域,金融学科的研究范畴正日益关注金融的外部影响及其相关价值判断。
面对中国金融学科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易行健校长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他强调,应当优化金融大类本科培养规模与结构,通过融合金融科学、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同时,需要系统协调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金融学科人才培养,加强金融学研究方向和结构的优化,推动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他还强调了金融强国建设路径背后更深入的学术逻辑研究的重要性。
立足广东金融学院大金融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易行健校长提出,要显著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升资源协同水平。他建议学科建设应当立足重点,面向前沿,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多元融合发展。

论坛期间,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副校长靳玉英为论坛致辞。许涛书记以“教育强国规划纲要解读”为题,深入剖析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核心内容与战略意义,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八大体系”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动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并介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双十任务”。许涛书记结合上财实际,提出了高校落地“纲要”的“十大关键词”及推进路径。
会议还设置了丰富的学术交流环节,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形态”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展开圆桌论坛讨论,并分别聚焦“行业变革背景下的财经管理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与金融强国”两大主题举办了平行论坛。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易行健校长的发言,为推动教育与财经领域的改革发展、为学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