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就新时代的人生绚丽
——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雍和明校长
(2023年9月14日、15日)
尊敬的老师们、同志们,
亲爱的同学们,
在秋韵渐浓的美好时光,风华正茂的你们,怀揣着梦想和未来的憧憬,从天南地北共聚广金校园,开启逐梦征程。“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为师者最大的快乐。我谨此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为你们的成功付出辛勤汗水的家长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高考是人生路上第一大里程碑。寒窗苦读十二载,你们在疫情中蜕变,在大考中升华,追光赶路,奋力拼搏、脱颖而出。从踏入广金黉门的那一刻起,崭新的人生探索之旅就已徐徐展开,广金注定会成为你人生旅程最值得回味、充满人生故事的精彩篇章。
初到广金这几天,你们遇见的是鸟语花香的绿地、错落有致的大楼、秀色可餐的美食,还有热情助人的学长、和蔼可亲的师长。校园钟灵毓秀的背后,是广金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是广金代代相传的精神品质,是广金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作为建国后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第一所专门学校,广金怀为中国金融谋发展的初心昂首出发,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一路走来。
七十三载风雨兼程。广金历经两次转制、两次并校、四次迁址、十次更名,一代代广金人艰苦奋斗、实干兴业,将学校建成了全国金融类高校的领头羊和广东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的排头兵。拥有全国高校最为齐全的金融类本科专业体系,综合实力在全国金融类普通本科院校独占鳌头,在全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第21位,在中国财经类高校美誉度排行榜位列前16强,荣登校友会广东省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第一名。
七十三载扎根金融。广金培养了20余万名金融行业的中流砥柱,造就了“华南金融人才摇篮”“南粤金融黄埔军校”的美誉。在广东省金融从业人员中,广金校友占比全国高校第一,在广东省银行业高管中,广金校友占比全国高校第一,在广东省各级银行行长中,广金校友占比全国高校第一。近年来,广金抢占金融业态“新风口”,推出了广东首个金融风险监测研究系统,创办了广东唯一、全国高校首家金融科技实验室和金融科技应用开发研究平台,金融科技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引领全国。国家金融学学科专业建设正领行业风骚。
七十三载薪火相继。广金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不负重托的时代答卷,汇聚成生生不息的精神脊梁,“明德、敏学、笃行、致远”的广金校训,“励学乐教、求实创新”的广金精神,植根在每一位广金人的血脉中。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精神元素作为品味广金、读懂广金、融入广金的第一步,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真正的广金人。
同学们,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充满激情、大有可为的。家国情怀、报效民族、服务社会始终是广金精神品质中最核心的内涵,是广金创新实践中最鲜明的烙印。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作为党的二十大后第一批步入大学的大学生,历史的接力棒已握在你们手中。
你们生逢盛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民族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美国四年来层层加码制裁打压下,华为推出Mate 60 pro这款“争气机”,上演一出“王者回归”,给了美国政客“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家从旧楼里崛起的企业,遭到世界头号强国举国家之力极限打压,非但没有像法国阿尔斯通那样被打垮,反而浴火重生,绝地反击,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凡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强大”。伟大斗争需要伟大智慧,伟大智慧来自对“明德、敏学”的孜孜以求的苦攻。
你们使命在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逆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盛行,地缘政治挑战暗流汹涌,美西方挥舞大棒打压封锁还将是常态,自主创新之路依然漫长,民族复兴之路还需要打赢一个又一个“上甘岭”战役,还需要每一位中国人像华为人一样去搏击风浪,去赢得胜利。践行使命、实现梦想、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栋梁,需要同学们对“笃行、致远”的执着不懈的坚守。
同学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该当何为?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立大志,必须涵养“要使高名齐北斗”的情怀。
青春的梦想塑造自己的前程,青年的理想关乎国家的未来。少年毛泽东在心中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种子,少年周恩来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音。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大学生就把“小我”与国家民族的“大我”紧密联系。希望你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的教诲,立下千里之志,在大理想的引领下发挥极致大潜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书写大写的人生,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在参与国家战略实践中增长报国为民的才干。
明大德,必须锤炼“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品德。
德者,人之魂、才之帅也。道德是社会的底色、时代的命脉、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富民强的精神坐标。范仲淹一生以德为先、常修净业、以养圣胎,方才完美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过程,方才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希望你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教诲,在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要阶段,把自省作为一门必修课,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不足,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克己自省、直面己过,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成大才,必须锻造“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本领。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华为之所以能够逆风翻盘,依靠的正是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6000多位基础研究专家以及6万多位工程师不负韶华、不舍昼夜刻苦钻研。这几年,我见证了你们的学长以本科生身份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见证了13位同学从本科直升世界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全额奖学金的如歌跨越。他们的成功无一例外不是来自“独上高楼”的志气和“望断天涯路”的勤苦。你们要主动学习,学会系统化,避免碎片化、快餐化;你们要善学深思,在思索中培养前沿和前瞻意识、创新和批判思维;你们要勤思善问,在提问中明辨是非、追求科学和真理;你们要笃信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提升,追逐高度厚度,做到知行合一。
担大任,必须担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情怀亘古以来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无论是古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今日陈祥榕烈士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无不彰显中华儿女以身报国的责任感。新时代的好青年,就需要扛一扛重活,让肩膀硬起来;需要挑一挑大梁,把责任担起来,让成长有筋有骨。希望你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教诲,践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信条,“积跬步”而“至千里”,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如磐初心”,在顺境中不浮躁,在逆境中不气馁,在挫折与困苦中成就更强大的自己,在拼搏奋斗中谱写大学生活的绚丽多彩。
同学们,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或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书给人生以另一种选择和享受,给民族以向上的智慧和力量。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成为你们的楷模。他说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读出了他的睿达智谋、懿度弘远、民族气节和天下情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然是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青年。
借此机会,关于读书,我想与新同学分享几点体会:
一是读书要“经”,要广猎经典。
叔本华曾说,经典就是各民族中那些最出类拔萃的大脑,耗尽毕生心力思考,凝结而成的精华。经典流芳百世、字字珠玑、思想深邃,读来荡气回肠、茅塞顿开。读经典犹如与文化巨人对话交流,犹如站在巨人肩膀上内观自己、外观世间万物,从中塑造自我、丰盈思想。希望你们坚持每学期至少读2部经典著作,以经典为“底子”,与圣贤比肩而立,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让心胸更豁然开朗,让眼界更高明远识。
二是读书要“杂”,要读破万卷。
苏轼有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任正非思维极其开阔,经常有一些天马行空、海阔天空的观点,正是由于他倡导并践行“大杂烩”式读书,历史、哲学、军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不涉猎。读的书杂了,文化背景自然深厚,思维方式也会变得系统多元。当今是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有着更加广泛的知识渠道和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应“大杂烩”式地读书。希望你们逛遍、借遍、读遍图书馆的每一间藏书室,特别是要分出点时间和精力多读些与专业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以此涵养宽广的文化背景,培养多元的思维方式。
三是读书要“多”,要群览众山。
韩愈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国土狭小、人口稀少、强敌环伺、战争频繁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创造跻身发达国家的奇迹,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人均每年读书64本。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学贯中西、纵横古今,正因为他从少年时期开始,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大儒的著作无不涉猎。在梁家河下乡的艰苦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通读了大量中国古代经典、外国文学名著和现当代杂文,还精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甚至还有多篇基辛格早年的论文。两代领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博览群书,多多益善。希望你们以领袖为楷模,坚持每天课余至少读书1小时,每月不少于3本,用久久为功践行“爱书如命”,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主动的精神追求。
四是读书要“悟”,要探根究底。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之道。他在广泛涉猎的同时,强调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注重分析对比、辩证思考。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思路宽广、思想活跃、目光如炬。在这个阅读越来越电子化、碎片化、娱乐化的时代,更希望你们向领袖学习“竖有多高”的读书之道,切忌浅尝辄止,切勿囫囵吞枣,沉下心来融会贯通,静下心来钻研思索,在掌握知识真谛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观点,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创造性。
五是读书要“行”,要知行合一。
《礼记·学记》里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方为至人”。阳明心学反对空谈学问之学,反对空中楼阁之学,主张读书志在圣贤,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为我们点出了读书的最大意义,就是格物致知、解决现实问题。希望你们每个寒暑假至少参与1次社会实践,可以是志愿服务,也可以是见习实习,既“手留书香”又“脚沾泥土”,用“有字之书”指导实践,从“无字之书”中反思得失、总结经验、获取新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同学们,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愿你们怀揣“读书五字诀”,畅游知识海洋,探索宇宙苍穹,在“明德、敏学”中劈波斩浪,在“笃行、致远”中激流勇进,以尘雾之微补益祖国山海,以荧烛之光增辉时代日月,以青春奋斗致敬伟大事业、伟大时代和伟大祖国!
青春,必将因为阅读而更加美丽!
广金,必将因为你们而更加灿烂!
中国,必将因为你们而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